湧現的創造與實踐\身心表演工作坊\2025異身體劇場實驗計畫

課程介紹: 這個工作坊將從前幾堂工作坊的經驗出發,透過即興與創作,引導每位參與者以肢體探索自身的表達方式。每個人將尋找屬於自己的主題,透過舞蹈、音樂或聲音的交織,形塑個人或集體的創作過程。 在這個過程中,環境與人將成為對話的一部分,感知彼此的流動,回應當下的變化。在藝術的開放性中,讓創造力得以延展,讓每個經驗都成為探索的一部分。 這是一場與身體對話的旅程,沒有固定的方向,也沒有既定的結論。 課堂記錄:尚在整理中 帶領者:陳宜君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,跨戲劇、舞蹈、肢體、行為、即興演出,在劇場、野台、環境與場域間探索身體存在的可能與價值。2015年返鄉高雄,與音樂家大恭成立<野漫空間>,近年作品多以舞蹈即興方式與場域及跨界實驗對話,在當下的鍛鍊中如實覺察與選擇,在無常的信任裡創造與湧現。 曾獲選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創作補助專案發表作品<唉!地球?>,受邀法國劇團Cie. Art’Andante於科西嘉島共同創作« Rencontre +Alter ego »,入選台南藝術節現地計畫與丹麥編舞家 姬特.強森Kitt Johnson X 臺灣青年藝術家共同創作<層中隙>暨演出,2014發起結構即興創作«知己»巡迴小旅行開啟身體在場域中的各種探索,2019加入両両製造聚團-寶寶劇場共同創作及演出,2021年與擊樂家薛詠之和聲音藝術家鄭琬蒨共同帶領長者、女性藝術計畫,2022-2023與黎美光。創意/心理。工作站及洄廊工作室共同實踐即興研究計畫,並從2018至今參與空表演實驗場<我是一個正常人>首部曲、二部曲擔任共同創作與肢體指導,2020投入「奇花藝草」文化平權與2023、2024駐館高雄文學館-共融相關計劃之企劃與執行,並和視障藝術家許家峰共創非視覺舞蹈作品<礙人>。 無論是陪伴身障夥伴及長者們在身心流動裡體驗舞蹈的美好,或是從寶寶的視角裡發掘無限的創造與可能,也喜愛與每個獨立生命和自然在各種相遇、經驗交換的累積,學習回到自己、好好生活與土地緊緊連結,相信生命就像河流一樣會帶領我們去到該去的地方,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身體自由、讓心綻放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about

國內外交流之學員回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