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25的文章

2025「異身體劇場」實驗計畫介紹

計畫精神: 讓共創成為倡議,不以導演 / 編舞家為中心的決策和權力運作,讓障礙意識實際現身在創作場域,鬆動藝術的邊界。 改善南部障礙者藝術創作的生態環境,發展異身體表演藝術平台,本次計劃聚焦於田調孵化期,了解障礙者真正的需求,為何會持續或中斷藝術創作的癥結之所在,改善障礙者藝文創作環境,落實平權與共融。 目標: 1. 系統化發展「異身體」身體訓練和共創方法,研發南部障礙者表演藝術發展路徑。 2. 提升異身體藝術家障礙意識。 3. 用劇場平台創造多元夥伴關係,促進國際障礙藝術的交流與合作,分享最佳實踐和創新方法。 4. 改善障礙者藝文創作環境,落實平權與共融。 因應四大目標,發展五大策略:異識障礙讀書會、身心表演工作坊、國內外交流、焦點訪談、實踐成果呈現。 【異識障礙讀書會】 感官與政治之間:一場關於共融創作與身體現身的閱讀實驗| 本次讀書會將以《不用眼睛,才會看見的世界》與《障礙政治》為兩條交錯軸線,展開四堂課的討論與實作。從非視覺的感官經驗出發,進入身體與空間的政治思維;我們將討論創作中的障礙經驗、身體作為知覺與語言的媒介,並嘗試在閱讀與實作之間打開對「共融」與「現身」的多重理解。 這不只是一次讀書會,更是一場對感官、身體與藝術倫理的提問與回應——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不用眼睛,才看得見的世界。 【焦點訪談】 計畫將訪談近年活躍於南部表演的障礙創作者,與此次參與「身心表演工作坊」的核心成員,深入了解其創作動力、困境與支持系統。此舉不僅蒐集需求,更是共構知識的行動,描繪南部異身體表演的現況,為團隊發展與平權實踐打下基礎。 對象: 邀請制,限已參與「異身體劇場實驗計劃——身心表演工作坊」之成員,由計畫主持人個別邀約參與。 規劃執行:何怡璉、許家峰 【國內外交流會】 由本計畫主持人何怡璉主導策畫,邀請「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(藝統會)」、「身體氣象館」、以及國際製作人蕭淑琳(莎莎)、法國障礙藝術家梅莉絲˙艾瑞彼(Maylis Arrabit)來擔任分享人。藉由各個組織及藝術家們多年來與障礙族群工作、創作的經驗,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障礙藝術,探討文化多樣性如何影響藝術表達和接收,初步認識全球化對障礙藝術的影響,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作用。 【身心表演工作坊】 本計劃由即興舞蹈家陳宜君(君君)主導與規劃,內容包含身體和五感開發去強化覺察力, 即興練習讓障礙表演者自...